郵 編:255086
電 話:0533-3585275、3598120
網址:www.jnaoutfitters.com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柳泉路創業火炬廣場E座
很多人詢問堵孔大多是頑固性堵孔如何處理的問題,并且都詢問是否與試劑有關,并且所有咨詢的問題都涉及幾家銷售量較大的廠家試劑,下面詳細闡述一下:
1
采血手法
所有堵孔的發生都跟采血的手法是否正確操作有關,攜帶大量的上皮細胞組織或者棉絮纖維都很容易堵孔,也很難排除,在大直徑的孔有時候會看到棉絮等物質,像F820很多醫院都在反沖的時候見到大團的棉絮從孔中沖出,這就是很好的例證,無論全自動還是半自動這樣的問題大多出現在預稀釋標本中,全血標本幾乎沒有。
2
抗凝比例等
抗凝出現問題,要么是抗凝比例不對(過高會導致衛星現象,顯微鏡下能看到大細胞的周圍衛星很多小細胞,造成細胞體積巨大而且還很難溶解),放置時間過短也是原因之一,這也是在25分鐘之內測試分類不好血小板不穩的重要原因,EDTA抗凝劑與血小板凝血因子反應結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這也就是天氣變冷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的原因。
3
其他
凝血和混勻,血液凝固,混勻不好,抗凝劑使用不正確(枸櫞酸鈉、草酸等非血常規抗凝劑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堵孔),這些想必大家都知道。
以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大家都很清楚,這些情況一次沒有掌握或者處理好不會當時或者這個標本做完后就造成堵孔,而是有個時間的累計,多次出現上述情況才會發生的。下面還有幾種機理:
1
WBC通道的堵孔機理
溶血劑問題,溶血不足是主要原因,要注意的是明顯的溶血不足會顯示出HGB的增高和WBC的上升,很容易給人們警示,這里說的是輕微溶血不足,在WBC和HGB上看不出數值的變化或者很輕微,WBC圖形上淋巴峰值前會有不規則上升曲線,這就要引起足夠的警惕了,一般這種情況出現,30天之內就會發生嚴重的堵孔。主要原因是溶血劑破壞紅細胞不完全或者紅細胞碎片發生粘連聚集造成的,這種情況持續長時間就會在小孔上附著,小孔上附著這些細胞碎片以及蛋白沉積就會像蓋房子的水泥一樣,一層一層的越積越厚,等懷疑可能堵孔再做濃縮清理就已經很難清除了。
2
RBC通道的堵孔機理
血液標本經過成千上萬倍的稀釋后在紅細胞計數池進行電阻法計數,在稀釋過程中除了稀釋液沒有其他的試劑干預。大家知道白細胞池經過溶血劑的作用能多少消除一些蛋白和碎片的干擾,而且往往是分配了白細胞的標本且加入溶血劑和氣泡之類混合后才開始在紅細胞池進行分配和稀釋的,而白細胞和紅細胞池是同時計數的,這樣紅細胞池的蛋白碎片懸浮活動力就要高于白細胞池,而且從比例上講這些蛋白和碎片的比例也要高于白細胞池,這就是紅細胞堵孔的一個主要原因。
3
負壓不足
有人說負壓不足會報警的。要知道儀器的報警電路都是有一個范圍的,長期處于負壓下限,或者認為調整了負壓報警限制都會導致實際負壓不足。負壓不足導致堵孔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自來水是靠水泵來提供足夠的壓力供給千家萬戶的,沒聽說自來水管道會堵或者管道內壁有什么附著物,但下水道往往都是靠自然高度排出的,水流的速度自然很低,這就給下水管道內壁附著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所以大家看到的是下水管道內壁污垢很厚。
在血液分析儀上,負壓不足就會給蛋白、碎片附著在小孔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計數負壓,排空負壓的監測調整一般在上限好一些,這樣留有的余地會大一些。經常有人說小孔沒有堵,我處理過也檢查過,可以肯定,但為什么就是報堵孔或者現象就是堵孔呢,先前這個問題問得多的就是F820,其實就是負壓不足造成的。
4
清洗劑問題
清洗劑的作用是清除小孔和管道的蛋白、碎片附著,如果清洗劑效果不好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勢必造成久后堵孔,這些清洗劑往往是每標本測試后都要用到,理化指標太高就會造成清洗劑的泡沫或者其他成分清理不干凈 反而會影響計數,理化指標太低,起不到效果,這也就是清洗劑僅次于稀釋液復雜程度的原因,國內試劑配套往往是模仿,很少有人去做基礎驗證和證據分析。
還有的儀器沒有普通的清洗劑,只有濃縮清洗劑,這種清洗劑往往被人用次氯酸鈉替代了,過濾不好甚至根本就沒有過濾反而會造成大顆粒堵孔,沖洗不干凈會影響計數,而且會腐蝕管道和相關池、閥、泵等部件。有些儀器不僅有普通清洗劑,還有濃縮清洗劑,更有其他名目的清洗劑,分別在不同的部件上使用。
遇到一個客戶關機前使用濃縮液后,第二天再開機反而本底很久不能通過,試劑都是儀器廠家的,我看了一下,醫院由于嫌稀釋血結果不可靠,都采用全血測試,就告訴他們,每天關機不要采用濃縮液連續一周,均沒有發生早上開機不通過現象,然后隔一天用濃縮液,就發現使用濃縮液的第二天就會本底不過,至于這批濃縮液出了什么問題我們不追究,這里僅給大家一個考慮問題的思路。還有的所謂濃縮液不用還好點兒,用上了不久反而會堵孔,當然,這些都需要反復驗證才可以結論。
在有很多堵孔監測電平/小孔高壓灼燒設計的儀器上,堵孔概率也很高,下面就解釋這個現象。
堵孔電平的監測機理是通過小孔兩邊的電極間的電壓差得到的,例如:計數電壓是100v,加上稀釋液后在小孔兩端的電壓只有36v,如果有堵孔發生,這個電壓會可能升高到40-50v,小孔損壞破裂,這個電壓可能只有20v以下,甚至到0,這就是這個電平監測的機理,當然,在儀器上有直接顯示小孔電壓的,也就顯示的是恒流源輸出電壓的,也有的是用百分比來表示的,KX21就是百分比表示。
高壓灼燒的機理是在小孔兩端的電極上加上高頻計數電壓,正常計數的時候,計數電壓是持續提供的直流電壓,而在高壓灼燒的時候,就會設計成間隔很短時間的通電斷電,這樣就形成高頻,在通斷電的瞬間,兩個電極之間就會產生拉弧放電,電火花的發出點就是小孔,這樣就會很輕易的將蛋白、碎片清除掉,也有的儀器設計成單獨交流供電,在電極線的前端通過繼電器或者可控硅來控制。
高壓灼燒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有兩個要素,一是電壓足夠引發拉弧放電的要求,電極氧化或者電極本身就有附著物勢必影響這個電壓,二是電極間隙不能太遠,否則根本無法放電,以KX21來說,兩個池子一個能看到或者聽到放電聲和火花,另一個就沒有,追究下去都是動過池子和處理過電極,間隙沒有調整好造成的,間隙不好高壓灼燒也就沒有效果,那么堵孔自然就會發生頻繁。還有的是關掉了高壓灼燒功能,例如AC920系列,其實關掉高壓灼燒從理論上來講也不應該堵,只要前面的要素都掌握很好的情況下,但經常有人說,關掉這個功能幾乎是每一個標本都堵,一是負壓,第二就是試劑,除此之外別的可能很小。
那么上述兩種設計都有的儀器為什么還是會有堵孔發生或者出現堵孔癥狀呢?答案在閥上,小孔確實沒有堵,也沒有報告提示,也就是說電平監測正常,高壓灼燒也很正常,但就是計數低,而且是逐漸降低幾乎成線性,這是典型的堵孔癥狀,這些情況往往出現在稀釋血標本采用比較多的儀器上,原因是稀釋血采集的時候,棉絮,毛發,纖維等通過毛細管混合到稀釋液當中,計數的時候通過小孔進入到下一級的閥膜上,閥膜往往是穹隆彎曲結構,這就會降低流速從而為這些東西附著提供條件,日久天長就會越積越多,當達到一定的數量就會堵塞或者半堵塞,這樣就會影響到計數時的吸液量,也就影響到計數數量,實際上這也是負壓問題,閥的堵塞造成計數負壓得不足。光電的所有設備電磁閥的堵塞情況非常嚴重,這跟閥的結構有很大關系,液體在電磁閥里面要上兩層樓,而且壓力的提供又是蠕動泵,這種泵能夠提供的壓力有限,而且壓力還不是連續的,所以光電這類的電磁閥經常打開清理,也經常能看到有棉絮類的東西在里面。重點提一句,光電的電磁閥材料很脆,拆卸安裝很容易破損或者螺絲滑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閥就會漏氣,也就不能使用了。
而以KX21為例,計數隔膜泵堵或者破損,也會出現計數低的情況,這個隔膜泵跟以往的不同,不大好拆卸處理,一般都是更換,所以代理商一般都有這個隔膜泵替換排查問題。KX21由于大量采用稀釋血標本還會直接導致計數單元后面的兩對小孔后池的沖洗閥堵塞,這兩對閥堵塞會造成計數高,原因是這兩對閥在計數結束后清洗后池反沖,在計數的時候是關閉的,如果棉絮、毛發纖維等聚集堵塞,就會關閉不嚴,大家注意看管路圖,這個閥直接通向負壓瓶(廢液瓶),負壓瓶的壓力遠大于隔膜泵的壓力,計數的時候兩個壓力同時加在小孔上,肯定以負壓瓶的壓力為主,由于壓力的增大細胞通過小孔的數量也就增多,計數就會高,而且這兩個閥堵塞,還會造成壓力不穩,這些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分析。
5
操作設置問題
這里以ABX MICROS60為例,先說一下這個設備的清洗機理,首先是每次計數結束時的清洗,在計數結束后,負壓泵排掉計數池廢液,然后打開4號閥讓清洗劑通過4號閥,兩個計數池的后池,再通過6號閥進入負壓泵,時間很短,流過的清洗液官方說法0.85ml,非常少,然后分配泵上抬,將稀釋液通過11,7號閥的動作沖洗兩個后池,清洗由清洗劑清洗過的管道,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清洗,這一切都非???,不超過3秒鐘完成的。
注意的有兩點,一,不是所有的版本都有這個功能,只有02年后的1.4版本和1.6版本的才有,二是清洗順序是白細胞到紅細胞的后池,清洗完白細胞后池后的清洗劑再清洗紅細胞的后池,這就給沉積附著提供條件,也是紅細胞嚴重堵孔比白細胞多而且嚴重的原因。
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下面還要說明,這個儀器有一個自動清洗功能就是AUTOCLEARN,這個動作是這樣的,清洗液通過4號閥經過兩個計數池的后池再通過6號閥進入負壓泵,(這個時候兩個計數池已經完全排空),通過時間定量大概吸取了7.6ml停止,然后通過12號閥將清洗液注入白細胞池,也是通過時間定量控制注入到白細胞池的有效容量是3ml,然后再吸取7.6ml的清洗劑,通過13號閥將清洗液注入紅細胞池3ml,之后,負壓泵排空后上拉,通過6號閥從兩個池子的小孔吸取10秒鐘的清洗劑,然后下壓,再將剛才吸取的清洗劑通過兩個小孔注入回計數池,這就是正反沖,這個過程一共2次,然后開始排空清洗劑,用稀釋液進行全面的清洗,這樣自動清洗就完成的,這個動作是無可挑剔的。
但問題有兩個,一,如果清洗劑質量不好也就達不到效果,而且管路中任何一個地方泄漏都會造成空氣進入,也就是說吸入的是空氣和清洗劑的混合體,特別是清洗劑用完更換試劑后沒有灌注,管道中有很長一段是空氣,還有就是漏氣造成的清洗劑無法長久保持在4號閥口,時間一長會慢慢回落到清洗劑瓶中,形成氣拴。這樣在吸取清洗劑的時候由于時間定量,在規定的時間內并沒有達到預定的吸取量,在注入計數池的時候會無法注入足夠的清洗劑到計數池,在正反沖的時候也就形成空氣在正反沖而不是清洗劑,這種情況也會造成清洗劑注入計數池的飛濺,導致腐蝕部件特別是上面的按鍵液晶板。
第二,程序設置問題,也就是多少測試進行一次自動清洗的問題,儀器的默認是50次測試自動進行一次,這對于日標本量超過100的單位來說沒有問題,一天可以有2次以上的沖洗,但對于一天的標本量不足50的單位來說,也就意味著永遠也不會有自動清洗。所以,根據使用者的具體情況設定這個間隔,10-50次任意設置,前提只有一個,一定要保證每天有2-4次正反沖的自動清洗,這樣會大大降低堵孔概率。
實際上有很多對比的例子,我給市內安裝儀器的時候往往講解得比較詳細,這些設定都交給他們自己處理,而給鄉鎮安裝的時候就很少說這些,他們的標本非常少,我都是直接給他們設定到10次自動沖洗,而且明確告訴每天關機必須STANDBY,這樣試劑浪費點但不出問題,他們也感覺不出來頻繁沖洗帶來的麻煩,呵呵,本來標本就少嘛。濃縮試劑告訴他們是堵孔或者本底就是不過的時候再用,結果3年下來居然一次都沒用,也沒有堵孔發生,每次采購試劑干脆就不進濃縮液了。而在市內的這幾家為了節省時間干脆將自動清洗間隔到90甚至更多,就算自動清洗也給按ESC取消了,每天關機也是直接把電源關掉,根本沒有關機步驟,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清洗劑正反沖小孔的沖刷清潔作用,一旦堵孔也就是濃縮液處理一下馬上進行標本或者質控測試,只要在控就不理睬了,其實這樣會越積越重,頑固性堵孔往往就在這類單位發生。所以自動清洗的間隔一定要保證每天有2-4次為佳,還有就是關機必須要個操作,執行STANDBY,這個動作與自動清洗完全一樣,只不過不進行清洗液的排空,而是保留清洗液直到下次開機STARTUP的時候才排空,所以,這個清洗劑如果理化指標太高,雖然清洗效果好,但對計數池的損傷也很大,HGB透光性不好或者池子發毛報廢,除了濃縮液的頻繁使用外這也是主要原因。
6
檢查負壓和閥
出現輕微堵孔,除了濃縮浸泡池子小孔外,就是要檢查負壓和閥,注意,HGB和WBC公用一個池子的結構盡可能的不要全池用濃縮液或者次氯酸鈉浸泡,以免長時間這樣做損傷池子從而影響HGB ,可以用注射器吸取次氯酸鈉溶液換上吸樣頭通過后池的管道正反沖小孔然后盡快的排空池子,這樣對池子的損傷就很小了。嚴重的堵孔可以先用注射器從后池用空氣正反沖,完全打通小孔通路,再用次氯酸鈉或者濃縮液正反沖,實在是很嚴重的就要拆卸下來用超聲波振蕩器處理了。
沒有自動清洗的儀器一定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把一天的標本量平均分成2-4部分,中間加濃縮清洗,一般50次是各個廠家的統一要求,每個儀器都有清洗功能,達到這個數量就手工執行一次,不要等出現問題再忙活,那樣就晚了,這樣的清洗就是幾塊錢幾分鐘的事情,沒有必要節省這些,否則維修一次就幾十倍于此。還有就是質控的跟進,除了每天開機后的質控外,標本測試過程中每隔一定的標本就要跟一個質控測試,時刻監測儀器狀態,這樣輕微的堵孔負壓不足的問題也就能及時發現了,很多大的醫院都是每50個測試跟一個質控,各個醫院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維修工程師在維修結束或者查找問題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較大的測試區間內分別設置質控監測來判斷問題的所在也是很好的辦法。
說一句也許是題外話:判斷一個試劑的好壞不能從一兩天或者幾個標本幾個質控來判斷,需要綜合的數據統計和圖形、維修故障點,維修概率來考量的,作為維修工程師要做的是找出問題所在,就算一個箱或者一瓶試劑被充分證實有問題,也不要下結論這個廠家甚至所有的類似試劑都有問題,國產試劑本來就步履維艱,難以完成原始積累也就無法進行技術上的提高,在拚價格拚市場的同時,質量也是他們所重視的,可能會有缺陷,但這個由他們自己來解決,也給使用者自己一個選擇的權利,工程師一句話往往決定一個單位的態度,但工程師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往往比銷售人員的此類話更有殺傷力,惡性競爭由此開始。所以,在充分證明這個試劑就是有問題之后,這個廠家其他批號呢?是否換試劑由使用者自己選擇,相信很多都是你還沒開口人家就會問你,你有沒有這個試劑,不行用你的吧。呵呵,所以不需要很著急,把活兒做好把過程和結論以及原因闡述準確經得起推敲,這才是工程師的根本,至于后面的生意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